水产用饲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的可研报告

第一节 水产用饲料的定义

水产用饲料是专门为水生动物养殖提供的饵料。按饲喂品种,水产用饲料可分为鱼饲料、虾料和蟹料;按饲料特点,可分为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预混合饲料。水产用饲料生产的原料主要由鱼粉、谷物原料和油脂构成,鱼粉和谷物原料往往占到饲料成本的50%以上。(可研报告)

第二节 水产用饲料发展现状

1984年以来,世界水产养殖以年均11%的速率增长,远高于畜禽动物2.8%的年增长率。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水产品贸易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水产养殖业发展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水产饲料工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畜禽饲料工业的发展,除挪威等极少数国家外,主要水产养殖国家水产动物营养来源主要依赖于有限的天然资源,属于粗放型经营方式。

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养殖产量占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0%,水产饲料的生产、消费也位居世界首位。由于起步晚、投入不足、研究基础薄弱,我国水产饲料工业发展远远滞后于发达国家,人工配合饲料的普及率不足1/3,与我国水产养殖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1991年我国水产饲料生产仅有75万吨,占我国饲料总产量的2.1%。2004年,水产饲料产量增至880万吨(产值400亿元),占饲料工业总产量的12.5%,产量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7%,成为我国饲料工业中发展最快、效益最好、潜力最大的产业。同时,人工配合饲料在水产养殖业中的推广应用,缩短了养殖周期,提高养殖单产水平和养殖效益,促进了鳗鲡、对虾等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外向型产业的形成。

第三节 我国水产用饲料发展趋势分析

1、行业整合趋势逐步显现

由于水产饲料企业数目众多,布局分散,行业竞争激烈,一些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通过收购扩大规模和改善区域布局,如通威集团公司分别在长三角、珠三角、两湖等地有计划的开始了下一轮加速发展、扩张的布局、布点工作:在江苏连云港、贵州黔西、重庆长寿等地新建配合饲料项目,对苏州、扬州、淮安、沙市、南昌、广东、山东、廊坊等公司进行的技术改造、扩产项目先后开工;同时公司提速推进连云港、重庆长寿、贵州黔西、河南等新建饲料项目的建设,以及天津、苏州、沙市、南昌等公司的扩产技改,积极开展对广东珠三角、粤北、广西等待建饲料项目的考察、选址工作。

另一方面一部分落后小企业不堪成本上升压力一方面被大企业并购,或直接倒闭,行业整合趋势逐步显现。

2、价值链的竞争成为基本竞争模式

企业、员工、销售商、用户都必须得到利润相对最大化,谁能够利用相同资源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谁就胜出。饲料企业的竞争是成本和规模的竞争,只有增大企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获胜。实施新的经营战略,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向安全、优质、高效、低耗、环保、生态等协调全面发展型方向前进。

3、将从生产初级产品向生态饲料产品转变

产品的生产技术将由资源消耗型向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等方面转变,在质量安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生态饲料”就是要使生产的饲料能适应国家提出的生态建设的要求,使产品能适应国际标准的要求。这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如添加剂使用不当,有害物质残留等问题均未解决。

第四节 水产用饲料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产饲料整体发展水平低,目前已开发了二十几个品种,但开口饲料和幼鱼饲料尚未过关,需要从我国台湾或国外进口。由于我国水产饲料质次价高,营养不全面,针对性不强,许多的养殖生产者选择使用小杂鱼,引发了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水产饲料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粗放式水产养殖方式导致资源环境恶化

我国水产养殖以滤食、杂食性种类为主,依次为滤食性种类占50.0%、杂食性种类占26.0%、草食性种类占12.0%、肉食性种类占7.0%、水生植物占5.0%。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味鲜美、经济价值较高的肉食性种类市场活跃,开发前景看好,海水鱼类养殖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些养殖品种生态位高,需要大量的动物营养补充。加之一些品种亲鱼培育及后期育肥或“瘦身”均需鲜活饵料或小杂鱼,造成我国捕捞渔业资源压力加大。据统计,我国水产养殖每年直接用于投喂的野杂鱼400-500万吨,另有3000万吨以饲料原料的方式投喂。从饲料的利用形式上来看,我国水产养殖生产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表现在淡水养殖方面,许多渔民直接使用饲料原料、或通过大量施肥培养轮虫等活饵进行养殖;在海水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冰冻或冰鲜鱼作为饲料。这种生产方式打破了自然生态的食物链,破坏了自然资源,特别是养殖动物“高营养的美餐”消耗了我国近一半的海洋捕捞产量,浪费了大量的经济幼鱼和一些珍贵水生物种,而养殖产品并没有因此提高身价,相反却受到环境污染、养殖病害的困扰,最终以药残、品质等问题受到国内外水产品加工、消费市场的冷遇。试验表明:使用小杂鱼为饲料的养殖方式比使用配合饲料投喂的养殖方式的氮、磷排放量高4-5倍,大量未被吸收消化的有机物进入水域,造成了局部环境的恶化,诱发了病害,威胁到我国水产养殖产品的食用安全和水产品贸易。

(二)水产饲料发展水平低,是制约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

饲料质量是影响生态系统、养殖动物抗病力和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日本、挪威、美国等渔业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优质饲料的开发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他们养殖的鲑、鳟、鲆鲽鱼和鲤鱼饲料系数已达1.0-1.3的水平,其它鱼类及甲壳类的饲料系数在1.5-1.8之间。而我国除部分品种的饲料系数可达到1.3-2.0的水平,多数品种的饲料系数在2.1-4.0之间。除此之外,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比发达国家晚40年。由于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严重不足,水产饲料研究与国外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对养殖品种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养殖方式的营养性和非营养性添加剂(酶制剂、益生素及促生长剂等)的需要特点和配伍研究较少,成套配方技术和产业化水平与生产实际要求相差甚远。目前,我国幼鱼开口饲料、高效人工配合饲料较少、以及适于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系列饲料多数依靠进口,大大限制了水产养殖效益的发挥。我国可以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品种的总产量为1120—1320万吨,水产饲料市场潜力1980万吨。如果考虑由于病害和自然灾害平均损失25%计算,实际市场空间为2640万吨。水产饲料的发展已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三)饲料源短缺及浪费加剧了市场供需矛盾

饲料源短缺是困扰我国水产饲料工业发展日益紧迫的重大问题。据专家测算,目前,我国饲料工业蛋白饲料短缺1000万吨,能量饲料短缺3000万吨。水产饲料的蛋白源主要来自鱼粉,而我国自产鱼粉不足10万吨,且质量较差,大量鱼粉靠进口。近年来,受全球渔业自然资源衰退的影响,世界鱼粉产量逐年下降。而日益增长的水产养殖业抬高了鱼粉的价格,使鱼粉的需求量呈现快速增长之势,我国迅速成为世界鱼粉最大的消费市场,鱼粉进口量直线上升。2004年进口鱼粉112万吨,占世界鱼粉总产量的1/5、占世界鱼粉贸易总量的1/4强。而全球水产饲料用鱼粉占世界鱼粉总量的45%-50%,因此,我国水产饲料实际使用鱼粉量占全球水产饲料鱼粉使用总量近50%。目前,我国水产饲料中鱼粉的使用比例偏高(普通淡水鱼饲料鱼粉占10%左右,淡水名特优种类和海水鱼虾类饲料的鱼粉比例超过50%)。与鱼粉资源紧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鱼粉使用中的浪费现象较为严重。以大菱鲆饲料为例,国产饲料中鱼粉用量比欧洲高20%。鳗鱼饲料中鱼粉必须使用白鱼粉,而白鱼粉受世界鳕鱼资源衰退的影响,目前年产量不足5%。日益下降的世界鱼粉资源与日益短缺的供给市场造成水产饲料成本的上升。如不尽快采取措施,不久的将来,世界鱼粉生产将无力支撑以中国为首的、仍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亚洲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受到严峻的挑战。开发新的蛋白源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四)饲料市场竞争无序、监管不力,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

目前,我国水产饲料生产数量、质量、品种、价格都难以满足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一是饲料企业生产规模小、起点低。我国有1000多家水产饲料企业,年均产出0.8万吨。一些企业既没有明确的定位、也没有经营思路,企业管理混乱、产品缺乏稳定性。二是专业化程度不高,科技含量低。80%以上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是综合型或加工型的。具有水产专业知识的人才少,造成企业自身研发力量不足,产品无竞争力。三是监管失控,水产饲料质量较差。饲料行业中普遍存在代客加工的现象,企业既不问配方、也不管质量,质量监管形同虚设,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四是行业自律性差,导致市场以次充好、恶性竞争等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水产饲料行业普遍存在的赊销行为被养殖户视为无息贷款,称为“第二银行”。这一方面促进养殖生产者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赊销的饲料绝大多数质次价高,造成养殖动物营养缺乏、病害频发,水产饲料吸收利用率不到20%。低质饲料不仅对养殖动物无益,而且会成为新的污染源。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