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第一节 麻的定义
麻是从各种麻类植物取得的纤维,包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皮层的韧皮纤维和单子叶植物的叶纤维。韧皮纤维作物主要有苎麻、黄麻、青麻、大麻、亚麻、罗布麻和槿麻等。(立项申请)
第二节 麻的制取工艺
获取亚麻纤维的第一个工序是除籽,接着就是沤麻,即将其他物质同纤维分离。沤麻的方法主要由两种--露水沤麻和水池沤麻,露水沤麻方法就是将亚麻散铺在地面上,通过露水、雨水、阳光以及一些细菌的作用,将亚麻外部的表皮腐蚀和溶解;水池沤麻的方法是将亚麻浸泡到水中,经过6~20天,通过细菌的作用使亚麻表皮溶解,但这个过程与露水沤麻比起来成本较高。亚麻纤维的这两个加工阶段实际上也是我们常说的脱胶过程,由于亚麻纤维是一种多细胞的韧皮纤维,亚麻纤维的细胞在基于韧皮与木质部之间的果胶层是以束状态的方式生长,把细胞交接在一起而形成分散的纤维,亚麻单纤维靠果胶质轴向搭接或侧向转接形成纤维束,纤维之间,韧皮与木质部之间都靠果胶质相联。亚麻脱胶的目的主要是破坏纤维束与周围组织的粘结程度,使得韧皮与木质部易于分离,同时又较少破坏连接单纤维之间的胶质。目前除了传统的露水浸渍和水池沤麻之外,还有酶处理、化学处理及物理方法,其中露水沤麻的纤维分离度最小,化学处理的纤维分离度最大,但对亚麻纤维的损伤也要大一些。第三个工序是打麻,以使木质素分离,将麻纤维从受潮湿腐烂的原茎中抽取,打麻过程将亚麻原茎分成细长纤维的打成麻、短纤维及木质性杂质。打成麻通过节梳工序制成麻条,发往亚麻纺纱厂。
第三节 中国麻业未来发展
21世纪是“绿色”的世纪,绿色产品将主导世界纺织品和服饰消费的新潮流;同时,由于人们对穿着舒适和健康的不断追求,外在质感和内在保健功能的珠 联璧合又成为服饰消费的新趋势。专家认为,有着“绿色产品”桂冠和天然保健功能的麻类纺织品将呈现出广阔的前景。麻类纤维及纺织品、服装具有生态纺织品特 性,具有吸湿、透气、抑菌、防霉、抗紫外线、无静电等天然优良性能,正逐步成为时尚消费潮流。随着中国加入WTO,作为具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特色行业, 中国麻纺织业在新世纪重现辉煌将是一个不再遥远的梦。
中国麻业有着别国难以企及的资源优势。我国是世界上麻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世界上一些主要的麻类作物在我国都有种植。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北有亚麻, 南有剑麻,东有*,西有罗布麻,中有苎麻。其中苎麻产量占世界产量的90%以上;亚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黄洋麻占世界总量的20%。尤其在我国西部大开 发战略中,有识之士认为,种麻植麻既有利于西部生态环境,又可营造全球绿色纺织品供应基地。这一切,都为中国麻纺织业提供了得天独特的发展条件。
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尤其是近20年来的发展,我国的麻纺织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完整生产加工体系的特色纺织业。从总量来看,目前我国 麻纺织生产加工能力、出口贸易额均居世界前列。分大类统计,苎麻纺织生产加工规模及出口居世界首位;亚麻纺织生产加工规模已超过俄罗斯居世界第一位,出口 第一;黄麻纺织生产加工及出口规模居世界第三位。可利尔、新龙亚麻、汇丽、泛佳、益鑫泰、井竹、哈麻双鹤等麻纺织知名品牌已响彻世界各地。据中 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对228户麻纺织工业企业统计显示,200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出口麻类纤维及麻纺织制品4.7亿 美元。虽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效益有所下降,但仍为全行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中国是一个麻纺织大国,但不是麻纺强国。目前我国的麻纺产品主要是纱、布等初加工产品,产品结构单一,最终产品比重低,开发与创新能力不足。据海关统 计,我国出口最终麻制品的比重仅有7.7%,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高档服装面料和最终纺织品、服装的生产成为麻纺行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技术装备水平 落后,苎麻90年代水平纺锭仅占18.3%,亚麻90年代水平纺锭占36.7%,黄麻纺锭均为80年代以前的设备,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的比重远远落后于 国际水平。国内麻纺织品消费市场比重低,市场开发不足,我国麻质面料在服装面料中的占有比例还不到5%,未形成国内麻纺织品消费市场规模。同时,目前在麻 纺织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麻纺织企业比例达42%,改革滞后,经营管理机制落后,2001年亏损面为26.3%,亏损额达7000多万元。企业规模小、 竞争力弱、产业链接程度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屡禁不止,企业间竞相压价,自相残杀,这都极大地阻碍了中国麻纺织业的快速发展。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