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涤纶短纤维行业发展简述及问题的立项报告

第一节 涤纶短纤维的概述

涤纶短纤维是由聚酯(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由PTA和MEG聚合而成)再纺成丝束切断后得到的纤维(立项报告)。
 


 

第二节 我国涤纶短纤维技术的发展简述

我国涤纶短纤维工业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70年代中期,从日本、西德、法国引进了聚酯和涤纶短纤维的生产技术及成套设备,同时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化纤工作者自主开发了VD405-LVD801、VD406-LVD802等成套涤纶短纤维设备,建立了一批中小型涤纶厂。

80年代初,上海石化总厂二期工程及仪征化纤联合公司两个大型聚酯纤维厂相继建成,使我国涤纶短纤维产量和规模上了一个台阶。之后,上海二纺机、郑州纺机、仪征化纤公司和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等单位联合,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国产化的1.5万t/a的LHV452-LHV902型直纺涤纶短纤维生产线。

90年代初,辽阳石化公司、黑龙江龙涤集团、上海石化公司、上海联吉合纤公司等相继从德国Zimmer公司、瑞士Inventa公司等引进了3万t/a的直纺涤纶短纤维生产线。随着聚酯装置的规模不断扩大,涤纶短纤维的单线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从日产25~50t提高到日产150~200t,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强。90年代末,洛阳石化总厂和天津石化总厂分别从美国Chemtex公司和德国Neumag公司引进了5万t/a的涤纶短纤维生产线。

近几年,随着国内聚酯工业的高速发展,国内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纷纷引进大容量涤纶短纤维生产线。其中Neumag公司的6万t/a生产线已在我国建成20多条,Zimmer公司的5~6万t/a生产线已建成6条。

2003年,由上海太平洋公司开发制造、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承担工程设计的2条国内首创3万t/a直纺涤纶短纤维生产线,在浙江振邦化纤有限公司成功投产运行。同时,郑纺机开发的3万t/a生产线也成功投产运行。从此,国外公司3万t/a生产线退出了中国市场。目前国产3万t/a涤纶短纤维生产线已在国内建成约30条。

第三节 我国涤纶短纤维工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一、目前产能增长远大于需求增长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涤纶生产高速发展,产量已近世界的一半。这是由于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人民收入提高,对纺织品消费需求扩大;加之我国人口的增加,加速了纤维消费量的增长,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纺织品出口大幅度增长。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200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顺差达805.81亿美元。2004年涤纶短纤维表观需求量比上一年增加了75.8万t。

但是,随着后配额时代的来临,世界上针对中国化纤、纺织领域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严重,反倾销案件激增。最近中国与欧盟达成了在2008年前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长的协议,中国与美国尚在谈判中,其它国家也受欧美的影响纷纷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国内纤维消费的增长相对比较平稳,因此对涤纶短纤维常规产品的需求近期不会急剧增长。然而,大量民营资本的涌入,使涤纶工业出现超常发展。2004年,尽管国家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但涤纶产能仍大幅度增长。据中国化纤信息网统计,2003年底我国涤纶短纤维总产能为420万t/a,到2004年底已达到625万t/a,预计2005年底将达到800万t/a。因此,产能的增长已大大超过需求的增长,近期不宜再上常规产品的大容量涤纶短纤维项目。

二、原料制约产量的增长

涤纶行业作为石油化工行业的下游,原料价格随原油价格波动而大幅波动。目前我国的原油进口高达70%~80%,国内PTA和EG短缺的矛盾也很突出。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预测,2005年国内PTA和EG实际需求量分别为1297万t和513万t,而产量只分别为492万t和128万t,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已分别达到62%和75%。2004年四季度由于原料价格过高,国内涤纶短纤维行业开工率只有55%。这将是今后长期困扰涤纶生产企业并限制产量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产品结构需要调整

近年来国内引进及国产化的新建装置均以大容量、高速度、直接纺取胜,虽降低了成本,但品种几乎都是1.33~1.56dtex棉型纤维,属于差别化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很少,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所以应大力开发各种差别化纤维和功能纤维。另外,一些装饰及产业用纤维也大有前途。例如:自90年代末至今,我国已有许多沥青路面公路工程使用了美国BoniFiber等专用聚酯短纤维,目前此类进口纤维在国内售价高达50~100元/kg。

新产品开发不能单靠纤维生产企业,国外许多大企业都是从聚酯、纺丝、纺织到染整、服装上下游一条龙合作方式,纤维只是中间产品,能否取得高附加值还要看最终产品,因此要建立一条龙的新产品开发体系。除了企业以外,政府及协会应重视对高性能纤维、功能性纤维、装饰及产业用纤维的投入和扶持。

四、短纤装备制造需要技术创新和发展

在聚酯国产化技术成绩卓著之时,下游国产化涤纶短纤维设备的开发却明显滞后,国内5万t/a以上涤纶短纤维生产线均被Neumag、Zimmer等外国公司垄断。目前我国涤纶短纤维机械的设计和制造水平相当于先进国家上世纪90年代中期水平,尤其是大容量卷曲机、切断机的设计及制造水平与国外还有差距,已成为大容量短纤生产线国产化的瓶颈。当务之急是要在这些关键设备上攻关,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设备,并大力开发差别化纤维设备,进一步扭转我国涤纶短纤维工业重复引进、投资高的局面。

五、中小规模生产线应进行技术改造

目前国内还有相当数量的日产50t以下的小涤纶短纤生产线。由于近几年许多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或采用先进的、大型的、低成本的国产新设备,提高了企业装备的规模,这些新的大容量涤纶短纤设备无论是在产品质量还是在生产成本上都优于小生产线,给这些小装置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通过对老装置进行技术改造,不仅可使装置具有经济规模,而且可使装置柔性化,提高产品差别化率。例如,上海石化将单线生产能力1.5万t/a的生产线经过技术改造后,产量提高到3.1万t/a,并可生产用于“非纤”领域的超短纤维、耐磨超强型纤维、大有光缝纫线等多品种差别化纤维产品,运行成本较改造前明显下降。仪化公司将一条单线生产能力1.5万t/a的生产线经过技术改造后,产量提高到2万t/a,既可生产螺旋型三维卷曲中空涤纶短纤维,又可以生产不同规格的常规圆形截面实心涤纶短纤维,达到装置柔性化、品种差别化的目的。相比新建生产线,改造老线投资少得多,又可发挥小装置转向灵活的优势,经济效益明显。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