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我国免烫抗皱整理技术的发展过程及技术工艺的可行性研究

第一节 免烫抗皱的概述

这种面料经特殊抗皱免烫技术整理的面料具有不同凡响的洗可穿免烫功能。它所采用的防皱免烫工艺,其面料为液氨超级形态稳定整理产品,是液氨加工后再加特殊的进口抗皱整理的织物,它使棉织物得到前所未有的最完美的整理效果。(可行性研究

第二节 免烫抗皱整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一)防缩防皱(或树脂)整理

尿素-甲醛(简称UF脲醛)能形成热固性树脂,早在1918年就由约翰(John)发现了。而人们使用尿素-甲醛等的初缩体和催化剂的溶液处理织物后,经高温焙烘,使初缩体在纤维上缩聚成热固性树脂和可能形成部分交联的内施法整理,并赋予织物具有抗皱和防缩的功能,这样的加工方法被称谓防缩防皱整理或俗称树脂整理。实际上是织物浸轧树脂的前驱体(即初缩体)后,经热处理缩聚成树脂的过程。

为适应纺织品出品外销的需要,我国于1958年开始粘胶织物的树脂整理产品出口试销,并由原纺织工业部组织有关人员组成专题小组,协助工厂进行研究新产品的开发。于1961年又组织专门力量对棉织物的树脂整理进行系统研究开发,当年就有批量树脂整理棉织物产品出口试销,仅上海地区就形成年产约2000万M的出口的规模。采用的抗皱整理剂先后有:MF、MMM(醚化氰醛)、DMEU、DMEC(二羟甲基氨基甲酸酯)以及它们混拼产品。

(二)免烫或洗可穿整理

50年代,尼龙和涤纶等合成纤维相继进入人们的生活,合成纤维的服装洗后具有快干和基本平整的外观特点,这就是“免烫”、“洗可穿”等名词的由米。虽然合成纤维服装的吸水性和穿着舒适性不如粘胶和棉织物,仍受到消费者热烈的欢迎。面对合成纤维进入纺织品市场的挑战,纺织工业开发“洗可穿”或“免烫”棉布是当时无可争议的课题。其次,抗皱整理棉织物的吸氯、泛黄和氯损日益成为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当时市场上,白色织物占的比例很大,在家庭和商业洗涤中,经常要求用次氯酸钠漂白,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因此,耐氯整理是生产免烫棉白色衬衫织物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过去抗皱整理主要是染色和印花织物,使用过程中不会遇到漂白处理。其实,这个问题早在1949年E.R.Atkinson等人就提出,并测定了树脂整理织物,用次氯酸盐处理后的吸氯量,只是没有想到它会引起的许多问题而己。而耐氯整理也是实现棉布免烫或洗可穿性能不能回避的问题,兹分别说明于后。

(三)耐久压烫整理

免烫整理的织物,经洗涤后具有良好的免烫性,这仅是生产洗可穿服装的第一步,由它缝制成的服装,如水洗后,在接缝或边缝等处仍可能产生皱纹,或褶裥变形或消失,则仍是不满意的服装。

耐久压烫整理不是一个新的想法,抗皱整理工业化生产后,人们就开始尝试生产洗可穿服装了,如1955年Koret就将棉布浸渍含有机胺盐酸盐的脲醛溶液后,在低温下仔细烘干,防止树脂固着。烘干后成为化学处理的敏化织物,经裁剪缝制成服装,再压烫或焙烘,以保持压烫效果的持久性,这就是后来的著名的Koretron工艺的雏型。

其间,耐久压烫整理发展不快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为了高性能洗可穿服装,在洗后的高度免烫性,需增加抗皱(免烫)整理剂施加量。那样的话,棉织物的强力会达到不可使用的程度:二是服装生产厂不愿意装备压烫后的焙烘设备,这却是取得耐久压烫和洗可穿性能所必须的;三是还有与之配套的缝纫机、缝线等方面改进也需要时问。这些问题到1964年初才得到基本解决。许多服装生产厂决定,先用涤棉混纺织物开始生产耐久压烫和洗可穿服装。棉织物的耐久压烫和洗可穿服装是90年代才重圆旧梦的。

(四)低甲醛整理

由达到防缩抗皱要求,走向免烫(或洗可穿)和耐久压烫的洗可穿服装的发展,是整理织物的抗皱性逐步提高的过程,可以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的变化中明显表现出来。如未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120~130°,则防缩抗皱整理后折皱回复角可达200~220°,免烫整理后为240~280°,耐久压烫整理后为280~300°。按诸经验:织物整理后折皱回复角每提高20°,则织物断裂强力约相应下降7%;耐磨损性下降幅度可能要更大些,手感和吸湿性也有类似的恶化关系。这是由于抗皱性的提高是增加交联剂的施加所致之故。

(五)多元化免烫整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环保声浪席卷全球,特别是欧洲出台了具有商业产品标准性质的ECO-TEX标准100,给以甲醛衍生物的免烫整理纺织品套上一道无形的紧箍咒,给无甲醛整理产品开出了一张畅通无阻的通行证。但从目前情况看来,无甲醛交联免烫整理要在市场上占一席之地,恐还需些时日。

可是,与生态环保意识结伴同行的纺织品,在崇尚自然流行趋势的推动下,天然纤维纺织品风迷环宇,以及人们消费的个人化趋势日益强盛的市场需求下,客观上促使免烫整理走向多元化方面的发展。其次,社会背景也给化学整理发展施加影响。

早在应用氨基树脂初缩体时,不仅赋予纤维素织物防皱和尺寸稳定性,也曾用于生产耐久折痕和褶裥,同时与机械整理结合,使机械整理效果获得了耐久性。而采用反应性交联剂以来,更多的是与功能性整理剂混拼产生各种多功能整理产品。

第三节 衬衫的免烫防皱技术工艺

一、液氨+潮交联工艺

据统计,目前国内仅有10台左右的液氨+潮交联生产设备,总生产能力约为7000万米,液氨潮交联工艺生产品种适应性广,几乎所有纤维素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及涤/棉织物均可适用。

液氨整理,又称SSP整理,是当今国际棉麻等天然纤维后整理技术中比较先进的技术,专利技术主要掌握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手中,被日本纺织界视为维持国内生产基础的关键技术。

液氨的表面物理状态同水一样,易于流动,但其粘度和表面张力比较低,极具渗透性。当棉、麻等纤维在零下33℃的液氨中润湿时,液氨瞬时即可渗入纤维内部,使棉、麻等纤维的外壳收缩,内芯膨胀,截面由扁平成圆形,径向扭曲度变小,表面变得光滑。由于纤维结晶结构变化,内应力消除,不再扭曲,从而提升了拉伸强度和撕破强度,即使反复洗涤仍能保持良好的手感。

液氨整理工艺流程:织物→烘干→冷却→液氨浸轧→反应室→汽蒸室→中和水洗→后处理。

潮交联工艺流程:织物→树脂浸轧→烘干→保温堆置→中和水洗→后处理。

二、温和焙烘工艺

温和焙烘工艺最早是前焙烘耐久压烫(PP)整理的一种改良工艺,目的是解决传统工艺高温焙烘时纤维在干瘪状态下进行交联的问题,从而改进交联的分布和提高湿抗皱性。

其主要原理是采用较强的催化剂,使交联在较低温度(一般为100~120℃,不超过130℃)下完成。

目前,此工艺已成功应用于高档薄型全棉免烫衬衫面料和床上用品。温和焙烘工艺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取代潮交联工艺的候选工艺。Basf(巴斯夫)公司以“AdvancedPerformanceFinishing”(简称AP整理工艺)申请了专利。

该工艺采用干交联的简捷方法,达到与湿交联方法相同的高级整理效果。

其工艺流程是:浸轧树脂→烘干至正常回潮率(5%~8%)→焙烘。

温和焙烘工艺流程和设备与传统轧烘焙工艺一致,仅工艺技术参数不同。

除了在工艺上不断创新外,一些新技术也不断引入免熨整理之中。有些研究者提出使用柠檬酸和马来酸酐混合整理液在纳米催化剂SiO2的作用下对纯棉织物进行防皱整理,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明显提高,且断裂强力下降不大。由于纳米材料具有颗粒小、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强、分散性好等特殊性能,在未来的棉织物防皱整理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此外,还有泡沫整理、蒸汽闪爆技术、辐射接枝共聚、等离子体技术等都为棉织物的防皱整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