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我国棉织品工艺流程以及工业发展前景可研报告

   第一节 棉织品概念
 
   棉织品是由棉花织成的,有许多等级。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上被覆的纤维,又称棉花,简称棉。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纤维制品吸湿和透气性好,柔软而保暖。它多用于短版活,因为它的耐用性不如丝绸。刀刻模版和照相版可用于这种材料。由于清洗时会擦伤网线,因此一般来说最好不要重复使用它。另外,使用这种丝网较其他丝网浪费油墨,而且重复使用后会变松弛。这种丝网宽度在37英寸到60英寸之间。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可研报告)

 
   第二节 棉织品种类
 
   棉花种类很多,主要按以下的两钟方法分类。
 
   品种
 
   (1)细绒棉:又称陆地棉。纤维线密度和长度中等,一般长度为25~35mm,线密度为2.12~1.56 dtex(4700~6400公支)左右,强力在4.5cN左右。我国种植的棉花大多属于此类。
 
   (2)长绒棉:又称海岛棉。纤维细而长,一般长度在33mm以上,线密度在1.54~1.18dtex(6500~8500公支)左右,强力在4.5cN以上。它的品质优良,主要用于编制细于10tex的优等棉纱。我国种植较少,除新疆长绒棉以外,进口的主要有埃及棉、苏丹棉等。
   此外,还有纤维粗短的粗绒棉,已趋淘汰。
 
   初加工
 
   从棉花中采得的是籽棉,无法直接进行纺织加工,必须先进行初加工,即将籽棉中的棉籽除去,得到皮棉。该初加工又称轧花。籽棉经轧花后,所得皮棉的重量占原来籽棉重量的百分率称衣分率。衣分率一般为30~40%。按初加工方法不同,棉花可分为锯齿棉和皮辊棉。
 
   (1)锯齿棉:采用锯齿轧棉机加工得到的皮棉称锯齿棉。锯齿棉含杂、含短绒少,纤维长度较整齐,产量高。但纤维长度偏短,轧工疵点多。细绒棉大都采用锯齿轧棉。
 
   (2)皮辊棉:采用皮辊棉机加工得到的皮棉称皮辊棉。皮辊棉含杂、含短绒多,纤维长度整齐度差,产量低。但纤维长度操作小,轧工疵点少,但有黄根。皮 轧棉适宜长绒棉、低级棉等。
 
   第三节 棉织品工艺流程
 
   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织物的品种、规格、成品要求等,可分为练漂、染色、印花、整理等。
   练漂
 
   天然纤维都含有杂质,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又加入了各浆料、油剂和沾染的污物等,这些杂质的存在,既妨碍染整加工的顺利进行,也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练漂的目的是应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织物上的杂质,使织物洁白、柔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纯棉织物练漂加工的主要过程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
 
   原布准备
 
   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原布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
 
   烧毛
 
   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
 
   退浆
 
   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
 
   煮练
 
   棉纤维生长时,有天然杂质(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等)一起伴生。棉织物经退浆后,大部分浆料及部分天然杂质已被去除,但还有少量的浆料以及大部分天然杂质还残留在织物上。这些杂质的存在,使绵织布的布面较黄,渗透性差。同时,由于有棉籽壳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棉布的外观质量。故需要将织物在高温的浓碱液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煮练,以去除残留杂质。煮练是利用烧碱和其他煮练助剂与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发生化学降解反应或乳化作用、膨化作用等,经水洗后使杂质从织物上退除。
 
   漂白
 
   棉织物经煮练后,由于纤维上还有天然色素存在,其外观不够洁白,用以染色或印花,会影响色泽的鲜艳度。漂白的目的就在于去除色素,赋于织物必要的和稳定的白度,而纤维本身则不受显著的损伤。棉织物常用的漂白方法有次氮酸钠法、双氧水法和亚氯酸钠法。次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左右,在常温下进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但对织物强度损伤大,白度较低。双氧水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在高温下进行漂白,漂白织物白度高而稳定,手感好,还能去除浆料及天然杂质。缺点是对设备要求高,成本较高。在适当条件下,与烧碱联合,能使退浆、煮练、漂白一次完成。亚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4~4.5,在高温下进行,具有白度好,对纤维损伤小的优点,但漂白时易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腐蚀设备,设备需要特殊的金属材料制成,故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漂白后都要进行脱氯,以防织物在存在过程中因残氯存在而受损。
 
   丝光
 
   丝光是指棉织物在室温或低温下,在经纬方向上都受到张力的情况下,用浓的烧碱溶液处理,以改善织物性能的加工过程。棉织物经过丝光后,由于纤维膨化,纤维纵向天然扭转消失,横截面成椭圆形,对光的反向更有规律,因而增进了光泽。纤维无形定区的增加,使染色时染料的上染率增加。取向度的提高,使织物强力增加,同时还有定形作用。丝光后,一定要采用冲吸去碱或蒸箱去碱,或平洗地去碱等方法充分去碱,直至织物呈中性。
 
   染色
 
   染色是借染料与纤维发生物理或化学的结合,或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颜料,使整个纺织品具有一定色泽的加工过程。染色是在一定温度、时间、PH值和所需染色助剂等条件下进行的。染色产品应色泽均匀,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染色牢度。织物的染色方法主要分浸染和轧染。浸染是将织物浸渍于染液中,而使染料逐渐上染织物的方法。它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染色。绳状染色、卷染都属于此范畴。轧染是先把织物浸渍于染液中,然后使织物通过轧辊,把染液均匀轧入织物内部,再经汽蒸或热熔等处理的染色方法。它适用于大批量织物的染色。
 
   第四节 棉织品工业发展前景

   (一)中国棉纺织发展
 
   1、发展指导思想
 
   以调整优化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为主线,以提高出口面料档次为突破口,突出优化品种、提高质量、扩大出口;以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用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发展,推进机电一体化、连续化;坚持与时俱进,发挥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引导全行业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
 
   2、调整基本思路
 
   未来若干年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加快市场化进程,稳定原料供应,规范市场准入,加快技术进步,推进企业重组,扩大对外开放。
 
   加快市场化进程。国家不再用行政审批手段控制棉纺能力增长,取消细纱机准购证制度,纺纱能力依靠市场机制,优胜劣汰。
 
   稳定原料供应。积极推进棉花价格与国际接轨,棉花标准与国际接轨,棉花销售形式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棉花经营,加快规范化的棉花现货和期货市场建设,合理规范棉花市场风险。
 
   规范市场准入。根据市场需求,改革总量控制办法,在规范市场准入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生产能力。新增生产能力通过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市场准入。新增能力必须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加快技术进步。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以提高无卷化、无接头纱、无梭布、精梳纱比重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使国内60%的纺纱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保证出口产品质量及高档面料用纱需求。用信息化带动棉纺织工业的技术进步,推广连续化、自动化和生产、经营管理网络化。促进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优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鼓励引导投资方向坚持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反对和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推进企业重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坚持制度创新、机制转换与优化结构、技术进步、加强企业管理结合起来,提高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进一步促进生产能力向优势地区、优势企业、出口大户、原料产区集中。
 
   扩大对外开放。合理利用“两种资源”,积极开拓“两个市场”, 跟踪国际市场发展趋势,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扩大产品出口。鼓励境外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造,大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由商品输出向资本、技术、劳务输出转变。按照价值链和供应链优化的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二)调整发展目标
 
   1、产品产量及出口
 
   按照纺织工业“十五”规划目标,2005年纤维加工量1700万吨, 这一目标在2002年已经完成。预计2005年纤维加工量将达到2100万吨,其中纱线产量预计达到1000万吨,棉制纺织品及服装出口耗纱量为400万吨,内销纤维消费量约600万吨。2005年纺织品服装出口将达到750亿美元,其中棉制纺织品服装将达到260亿美元。
  
   2、技术及产品结构
 
   鼓励企业大力发展采用清梳联合机、精梳机、紧密纺纱机、全自动气流纺纱机、喷气纺纱机和各类无梭织机。2005年,精梳纱比重达到30%。高档无梭布比重达到40%,无接头纱比重达到55%。
 
   3、组织结构
 
   重点培育60户大型棉纺织优强企业集团,其技术装备达到国际90年代先进水平,无接头纱、无梭布比重达到70%以上,成纱条干达到2001乌斯特公报5—25%的水平。
 
   中国入世以来,棉纺织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也体验到周边发展中国家如巴基斯坦、印度的竞争压力。尽管中国棉纺织业在原料资源、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产业整体配套以及国内外大市场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技术装备水平、劳动生产率及管理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应当加快改革,不断调整,提升产业,做强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