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真丝绸商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及面临的制约性因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节 真丝绸的定义

真丝绸是指以真丝为原料生产的绸缎,是用蚕丝加工成绸缎的统称。(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节 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一)出口额下降趋势明显

当前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各国消费需求普遍不振,我国真丝绸商品的出口发生明显滑坡。2013-2015年间,中国真丝绸商品出口总额从35.38亿美元下跌至30.69亿美元,并且在2014年被欧盟和印度超越,最终丧失了真丝绸商品出口全球第一的龙头地位。虽然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丝绸企业“走出去”发展受到了利好政策的支持,可我国丝绸产品出口情况却不容乐观。2016年前三季度真丝绸商品出口额仅为18.58亿美元,同比下降9.85%,丝类、绸缎和丝绸制成品的出口金额与单价齐降。真丝绸缎出口额为4.79亿美元,同2015年相比下降13.42%,出口单价为5.09美元/米,同比下降10%,跌幅超过所有真丝绸商品。目前,我国依旧是国际市场上丝绸的主要供应者之一,但是整体呈现出的下降趋势仍未改变。

(二)主要出口到欧盟和美国,传统出口国仍是重要贸易伙伴

丝绸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中国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丝绸贸易业务。2016年1-10月对欧盟出口最多,达到6.02亿美元,同上年相比有14.41%的明显涨幅,占中国真丝绸商品出口总额的25.88%。从国别和地区来看,欧美等传统出口国仍然是主要的出口市场,去年前3季度我国对美国、印度、意大利、巴基斯坦和日本的出口额合计占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总额的42.32%。此外,同期丝类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为印度和欧盟,出口额分别为1.46亿美元和1.1亿美元,合计占中国丝类产品出口总额的63.23%;真丝绸缎的出口对象主要是巴基斯坦,出口排名前5位的市场中,除香港地区外均有10%左右的出口额下降;丝绸制成品在美国最受欢迎,2016年共出口2.82亿美元,同比下降12.74%。由此来看,我国部分真丝绸商品对主销市场出口发生普遍减少,而欧美等传统出口国仍然是我国丝绸贸易的主要伙伴。

(三)出口价格持续走低,丝类产品供大于求

真丝绸商品的出口价格持续走低,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丝类、绸缎和丝绸制成品的出口单价分别为39.85美元/公斤、5.09美元/米和8.29美元/件套,相比于2015年同期均呈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7.7%、10%和3.32%。其中,蚕丝类产品出口价格在近两年持续下跌,从45.99美元/公斤降至42.22美元/公斤。蚕丝出口价格震荡下行的主要原因是供大于求。我国丝绸产品对出口依赖程度大,内销与出口比例正从2:8调整为5:5,据GTA数据显示,2015年世界丝类出口1.69吨,而中国出口1.29万吨,占比76.24%。同时,部分传统丝绸消费大国如韩国、日本等,消费量逐年萎缩,同我国供应量的增长存在矛盾,供大于求导致丝类出口单价下滑趋势明显。

(四)出口产品结构变化,丝绸制成品占主导地位

“十二五”期间,丝类、绸类出口占比逐年下降,丝绸制成品出口占比开始上升。2016年1-10月我国丝绸产品出口结构发生变化,丝类、绸类和丝绸制成品出口总额分别为4.41亿美元、5.28亿美元和13.57亿美元,占比分别为18.95%、22.72%和58.32%。与上年同期相比,丝绸制成品占比上升8个百分点,而丝类、绸类产品占比分别下降0.97个和4.2个百分点。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结构以丝绸制成品为主。2013-2015年,中国丝绸制成品出口总额分别为19.04亿美元、15.58亿美元和17.67亿美元,分别占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总额的53.82%、50.59%和57.6%;出口品种以服装、领带和头巾等服饰品种为主。但我国丝绸制成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不到14%,处于劣势地位。总体来说,中国真丝绸商品出口品种主要是丝绸制成品,但是处于价值链低端。

第三节 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面临的制约性因素

(一)贸易壁垒日渐升级,出口难度增大

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在长时间内不断遭受来自美国、印度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困扰。如印度在2005年对原产于中国的绸缎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总金额高达1.8亿美元,涉案企业100多家;2016年初,印度又宣布对中国生产的3A级及以下等级桑蚕丝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税率为1.85美元/千克。这些持续不断的贸易壁垒,恶化了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环境。此外,不少国家的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利益,通过制定严格的技术法规、提高技术标准等途径制造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严重限制了我国真丝绸商品的出口。2016年欧盟要求纺织品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含量不得高于0.01%,此次禁令将对我国丝绸产品出口造成影响。总体而言,贸易壁垒限制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流通,给我国经济贸易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二)外国真丝绸商品出口,加剧国际市场竞争

部分未来有能力与中国抗衡的国家,如巴西、印度等都受到了世界银行、欧盟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技术与资金支持,大力推动了本国丝绸产业的发展。巴西在日本的技术支援下,生产出的生丝具有高等级品质,其清洁、抱合力等指标均优于我国,竞争优势很强,出口欧洲市场的单价处于较高水平。2015年巴西丝类出口数量排世界第4位,总数量为495吨,占比为2.92%,但出口金额仅次于中国,为2831.82万美元。此外,在世界银行的资金援助下,印度迅速成为世界丝绸第二大生产国,其丝绸制成品出口超过中国接近一倍,2016年前三季度,印度出口真丝绸商品共26.27亿美元,超过中国同期出口金额达6.19亿美元,且在美国市场,印度绸缎出口数量已经超过中国。同时,中国 包括风格独特的泰国丝绸,已深受外国游客的喜爱;而越南的生丝以其低廉的价格,也成为我国丝绸产品出口的竞争对手。

(三)产品附加值低,缺少国际知名品牌

我国出口的真丝绸商品档次、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不高,创汇率为韩国产品的40%,仅及意大利、法国的16.7%。2016年1-10月,我国共出口终端消费的丝绸制成品13.5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6%,平均出口单价9.76美元/条(件、套),仍处于产品价值链低端,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丝绸生产技术与装备研发相对滞后。比如日本、巴西等国家自动丝机占85%以上,我国仅有42.6%;无梭织机在意大利比例超过90%,而我国只有15.4%。同时,我国大多数企业创新能力差,过度强调实际利益,缺乏对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以至于我国作为丝绸大国却没有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国际知名品牌。

(四)缫丝产能过剩,原料成本居高不下

我国缫丝行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导致接近1/3的缫丝企业常年亏损,全国行业平均利润不到1.9%。在此背景下,企业抢购蚕茧,推涨原料价格,从而催生丝价高,最终造成订单少,市场份额萎缩,丝绸产业链陷入恶性循环。同时,蚕茧的生产规模逐渐缩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东部地区的浙江、江苏、山东等知名的优质蚕茧基地,蚕茧产量每年以10%-15%的速度在减少。此外,我国蚕茧原料还在依靠蚕农散养,产业化进程滞后,原料质量退化严重。全国65万吨蚕茧,能够缫制5A以上等级的原料不足,如能够缫制国际品牌爱马仕用丝的蚕茧不到5000吨。丝绸原料端质次价高的现状,对我国丝绸行业造成极大的伤害,尤其在当今快时尚流行的趋势下,蚕丝同纤维替代品竞争力不足。

(五)绿色环保压力加剧,不少企业停产整顿

丝绸印染行业属于国家环保重点监控行业,其产生的印染废水是主要污染源。据统计,印染企业每加工100米织物,产生废水量3至5吨。2016年国家环保措施密集发布,各项条例相继出台: 2016年12月,《环境保护税法》正式通过,政府将从税收杠杆入手迫使企业减排;同年,17个省份开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污费,印染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数据显示,2016年绍兴64家印染企业全面实施停产整治,杭州萧山关闭370家污染企业,对1628家企业进行整治。可见,印染企业需在节能减排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必然增加营运成本,践行绿色环保任务也将成为企业工作的新常态。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