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铝塑复合袋定义
铝塑复合袋袋是一种集各种包装优点于一身的包装产品,成本较低,印刷精美;该产品具有:防静电,防紫外线,防潮隔氧遮光,耐寒耐油耐高温,保鲜隔氧易封性强等特点。(可行性
研究)
第二节 铝塑复合袋特点
铝塑复合袋特色产品有:真空铝箔袋,阴阳铝箔袋,静电屏蔽袋,网格静电袋,防振静电袋,静电镀铝袋及各种日化,工业用标签;应用于工业包装,日化包装,食品包装,医药,卫生,电子,航天,科技、军工等各个领域; 生活中常见的铝塑袋产品有以下品种:自立食品包装袋真空食品包装袋自立吸嘴饮料袋、异型自立食品袋盒中袋红酒液体袋耐高温蒸煮食品袋、铝箔茶叶咖啡袋防静电屏蔽电子产品袋防紫外线日化用品袋、自立挂钩运动便携水袋贴骨拉链文件袋牛奶豆奶豆浆袋。
第三节 铝塑复合袋种类
1:按材料结构可分为:纯铝复合袋,镀铝复合袋两种(包括纸铝复合袋) 纯铝复合袋:opp/al/pe;pet/al/pe等;镀铝复合袋:pet/vmpet/pe;vmpet/cpp等。
2:按功能可分为:防静电屏蔽电子产品包装袋,防紫外线日化产品包装袋等。
3:按工艺结构可分为:两层复合,三层复合和四层复合,材料结构可以按客户要求来组合。 两层复合:opp/vmpet;vmpet/pe等,(以上种结构常用于玩具包装);opp/vmcpp等,(常用于饼干包装); 三层复合:matopp/vmpet/pe; opp/vmpet/pe等,(常用于面膜袋);pet/vmpet/pe等,(常用于洗发水袋) 四层复合:pet/ny/vmpet/pe等,一般加入尼龙薄膜,以增加复合袋的柔软度。
4:按袋型可分为:三边封;自立袋;自立吸嘴袋;异型自立袋,盒中袋,特种包装袋等。
第四节 中国铝塑复合袋市场规模分布
近年来,我国消费电子市场火热,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样方兴未艾。快速膨胀的下游需求带动锂电池,尤其是软包装锂电池需求不断走强。作为软包锂电池的必备封装材料,铝塑膜的市场需求同样火热,在近五年来保持了约40%的年复合增长率。据高工锂电统计,2016年,国内市场对铝塑膜的需求量已达95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达45%;铝塑膜市场规模29.5亿元,同比增长39%。
2016年,国内锂电
行业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电池材料已均有企业实现量产,部分产品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在国际市场中具备相当竞争力。据高工锂电统计,我国目前全部锂电材料中已约有74%实现国产化。而与之相对的,国内企业生产的铝塑膜却仅占总量的7%-8%,其余绝大多数依赖进口,国内市场份额几乎完全被日本DNP(约50%)、日本昭和电工(约20%)、日本T&T(10%-15%)和韩国栗村(约9%)化学四家企业瓜分。
铝塑膜并非是国内无人敢涉足的禁地,事实上,国内已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先后开展研发、建设产线,意图狙击国内铝塑膜广阔市场空间,以更低廉的价格实现进口替代,进而在全球市场分一杯羹。
然而,截至2016年底,在我国现已做出相关投入的企业中,多半数仍处在研发、试生产阶段,尚不具备量产能力;已经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中,产销量往往远小于生产装置产能,实际开工率底下。2016年全年,全国锂电池用铝塑膜产量仅494万平方米,不足市场总需求量的6%,全国产量之和不及一条大型生产线的生产能力。
第五节 国内铝塑膜生产企业产能及产销情况
铝塑膜发展趋势
铝塑膜是软包锂电池不可或缺的包装材料。虽然在过去的几年间,我国铝塑膜
行业的发展明显落后锂电产业整体水平,也低于市场预期,但我们认为困难只是暂时的,未来数年内我国铝塑膜
行业有望实现突破式发展,相关企业将有机会从中大幅受益。
动力软包电池前景良好,铝塑膜下游需求预期持续高增长
得益于下游需求的持续旺盛,我国锂电池
行业近年来高速发展,2016年中国锂电池总产量达78.42亿只,同比增长35.8%,从需求结构来看,3C消费类产品目前对锂电池的需求量占比约为47%,且每年的需求量增长比较稳定,近年增长率约在10%到15%之间;而动力类需求则构成需求结构中高速增长的部分,近年来年均复合增长约达到100%,2016年相应需求量已超过3C消费类产品。以新能源汽车电池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也逐渐成为锂电产业最为重要的下游需求。
从锂电池外形结构来看,软包锂电池由于在消费类产品中的高度适用性,总产量约占据方形、圆柱形及软包三种类别中的36.2%,2016年总生产量约为22.99GWh。
铝塑膜是软包锂电池的必备封装材料,因此软包电池的下游需求与铝塑膜相重合。而针对软包电池的来看,总体而言消费类应用目前构成主要的下游需求,而动力类需求高速增长的趋势则非常显著。在消费类应用中,软包电池因其独有的轻便高效的产品特性牢牢占据主流,约有三分之二的消费电子产品使用的锂电池均为软包电池;而在动力电池领域软包锂电池占比目前约为20%,新能源汽车电池约有6成仍采用较传统的方形结构。
未来数年软包锂电池有望在消费类产品中保持渗透率的同时,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渗透率将大幅提升,同时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火热,总需求量有望延续高增长。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