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白棉纸制作工艺与发展文化可研报告

   第一节 白棉纸的简介
 
   云南少数民族的手工造纸如同一部活的中国造纸史,保存着从非常原始到比较先进的手工造纸技术,并可复原中国古代造纸业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可研报告)

 
   第二节 白棉纸的背景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文化比较发达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大理素有“文献名邦”之称。作为文化发达的标志纸和造纸法很早就由内地传入了白族地区,并由当地白族人民结合自己的习俗造出了有本民族特色的纸张,补充和丰富了我国的造纸术内容,造纸技术还从白族地区影响到云南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并与缅甸、泰国、孟加拉等国家的造纸术都有一定的技术关系。对白族造纸技术的探讨, 将有助于研究历史上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地区的科技发展状况。
 
   从明清时期以来,云南鹤庆县就是白族造纸业的中心,历史上它曾对云南很多少数民族的造纸业产生过重大影响,直到今天仍保留有传统工艺造纸法。至于鹤庆的造纸技术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则是一个很难考究的问题,在大理州文管所保存的佛图塔出土的经卷中有《大通方广经》残卷,卷末有“玄化寺内造镇”“造经施主三宝弟子某某某修”等字样,另一《大通方广经》残卷上有“至正二十六年太岁丙”等字,所以,很可能元代至正26 年(1366 年) 在鹤庆的玄化寺已成批制造经卷。今天大理地区发现的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经卷一般都可肯定是构皮纸,但是否就是鹤庆白棉纸,则尚无充分根据。
 
   由于鹤庆到清代才流传下来地方志,所以,见于地方志的鹤庆造纸业也迟至清代才开始有记载,如清《鹤庆州志. 物产》记载,当时鹤庆生产“白纸、草纸、锡箔纸”。这与今天鹤庆手工纸的种类是一致的。民国9 年(1920 年)《鹤庆劝学所造报地志资料》(抄本) 记载说:“鹤属工业大宗草纸、棉纸二种,产地在灵地坡、龙珠、厚本阱等处,以竹麻、柘皮( 即构皮) 为原料,用途甚广,销迤西一带。每年生产草纸三千驮,棉纸一千余驮。”这是民国初鹤庆手工纸的生产情况。
 
   在工艺方面,1940 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曾对鹤庆造纸业作过详细的调查。1998年2 月我们也对鹤庆六合与龙珠一带的土法造纸工艺进行了较详细的考察,从我们的实地考察来看,1940 年国民政府的调查是非常认真的,可以说一丝不苟。以下笔者对我们的调查结果详加介绍,试以还原白族古代的造纸技术。鹤庆土法造纸业大都集中于六合、龙珠等地,这些地方原料丰富,水质很好,主要生产白棉纸和竹纸等。
 
   第三节 白棉纸制作工艺
 
   第一,采集原料。首先到自己家种植的构树林把造纸的树砍下。砍树有讲究,只选择粗壮的,表皮光滑、树杈较少的树,砍好树,必须趁鲜剥皮。这种树水分少,容易干。一旦水分干了,剥皮将十分困难,只能采用泡水的方法来处理,费工费时。剥下树皮后,刮去黑色外衣,只留白色内皮。遇到较厚的皮料,还要用小刀将之剥离为两层,削薄后的树皮便于蒸煮,既省时间又省燃料。
 
   第二,晒干。将树皮放在院中自然晒干,一般需要一天时间,也可以悬于房梁阴干。晒干的树皮也只能存 1-2 年,时间太长则树皮会变色,影响纸质。
 
   第三,浸泡。把晒干的树皮放在沟里,或放在木缸里浸泡,泡软为止。长时间浸泡,有利于煮熟。
 
   第四,蒸煮。将浸泡过的树皮放在一口大铁锅里,加入清水用柴火蒸煮。水沸腾时,加入筛干净的灶灰,灶灰起碱化作用,目的是除去原料中的木素、色素等物质,最终得到较纯的纤维素。灶灰放的越多,皮料煮得越快。边煮边用木棍搅拌。经过十几小时的蒸煮,当皮料轻轻一拉即可折断而又稍稍有些韧性时,即可起锅。
 
   第五,漂洗。将煮熟的皮料捞起,放在簸箕中滤水冷却后,拿到河里漂洗。煮好的构树皮非常柔软,但外形未变,在清水里反复搓洗,尽量将灶灰冲洗干净,并把皮料中的杂质除去,随后将皮料捏成拳头 大 小 的 团状。一般每公斤可捏出 5-6个团料。
 
   第 六 ,打浆。把洗净的皮料置于一块平整的石板或木墩上,用木槌反复捶打,直到纤维呈糊状,入水完全可 以 散 开 为止。每团皮料需捶打 60 分钟左右。捶打过程中要及时将硬质、杂质取弃。纸浆不能打的太细,太细的纸浆在捞纸时会从纸帘缝中漏掉一部分,造成浪费;也不能太粗,太粗的纸浆做出来的纸质量不好。
 
   第七,捞纸。将安放着纸帘的框放入盛水过半的木槽中,然后把适量的纸浆放在溢满清水的纸帘上,用手轻轻搅拌、拍打,使纸浆纤维均匀分布,并检出杂质,随即捞出。
 
   第八,滚压。待纸晒半干时,用特制滚筒在晒板上反复滚压,来回次数直至纸面平整’帘纹不明显为止,通常滚压 20 次以上。
 
   第九,晒纸。滤水片刻之后,将纸帘框中的纸经滚压后暴晒,暴晒时间为 2 小时以上。
 
   第十,揭纸。纸经曝晒 2 小时后,以纸帘框中的纸用竹做成的工具从纸一角轻揭,直至完整的一张纸取下。纸从帘框中揭出后,即可按照需要的规格进行裁剪。手工制作的芒团白棉纸因具有耐磨、耐用、质白、书写流畅、不易破损等特点,仍在使用且供不应求,是当地人抄写经书、绘画及普洱茶包装使用的上佳纸张。 

 
   第四节 白棉纸的发展文化
 
   白棉纸是云南地区传统的生活用纸,原料取自当地树木的树皮,当地人称这种树为“马三”。据说,用这种纸来包装普洱茶的做法,是由茶马古道上的“鹤庆商帮”与马帮在上四十年代最推广开来的。
 
   这种白棉纸透气性非常好,带着一股淡淡的木香味,有防虫蛀的功效,因此云南及缅甸一些庙里的经文、经典都是用这种纸张来抄写的,保存几百年几乎没有任何问题。
 
   白棉纸外型上跟宣纸很像,但相较宣纸,白棉纸最能突出的特点就是柔韧、防潮性强。
 
   近年来随着树木资源减少、蒸煮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木柴等因素,手工造纸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机器制造。所以,现在普洱茶饼上的白棉纸多是机器制造,并且还开创了银丝棉纸、金丝棉纸等工艺美观棉纸,那些美丽的“丝线”大多是添加植物纤维制作而成。
 
   白棉纸优势显著
 
   1. 透气性强
 
   相比于其他茶对密封的要求来说,普洱茶可不需要与空气隔绝,相反,一定量地与空气接触反而能够促进普洱茶的后期转化。因此,透气性强的棉纸可就满足了普洱茶的要求了,既不会大面积直接与空气接触,又能够达到不密封的状态,可以说是普洱茶包装的不二之选。
 
   2. 能吸异味
 
   茶的吸附性很强,特别是对杂味格外敏感,一不小心就会串味,那时候好好的一饼茶可就被白白糟蹋了。而棉纸有着很好的吸异味功能,能够一定限度地将异味隔绝在外,保持茶饼内部的清洁。
 
   利于长期储存
 
   普洱茶不像其他茶,过一段时间还不喝就可能变质了。相反,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很多人买回去就会放上一段时间来饮用,而一些藏家更是可能将一饼茶收藏几年甚至十几年,这个时候金属罐子等就不太适合了。而棉纸却有经久耐放的特点。只有保存得当,就算放上个三年五载,棉纸也能够让茶很好地存放下去。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