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的发展历史与收藏价值可行性研究
第一节 票证简介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在商品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了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这些凭证通称为“票证”。(可行性
研究)
第二节 票证的发展历史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极具时代特色的票证,经历了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退出了经济舞台,完成了历史使命。
中国的票证历史可谓是一部凝重浑厚的中华民族创业史,是一部华夏子孙与贫穷、饥饿的抗争史,是囊括中国农业、商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史,是中国计划经济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和证明。
1953年我国宣布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就是对社会资料产品的配置形式采取有计划生产,而对商品采取计划供应,对单位个人进行计划分配。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而采取当时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印发各种商品票证,有计划地分配到单位或城镇居民手中。
我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票证。我国的票证种类数量堪称“世界之最”,全国2 500多个市县,还有一些镇、乡都分别发放和使用了各种商品票证,进行计划供应,此外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部队、公社等也印发了各种票证,种类繁多。
各地的商品票证通常分为“吃、穿、用”三大类。吃的除了各种粮油票外,还有猪、牛、羊肉票、鸡鸭鱼肉票、鸡鸭蛋票,各种糖类票,各种豆制品票及各种蔬菜票等等。穿的除了各种布票外,有化纤票、棉花票、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棉胎票等等。用的有手帕、肥皂、手纸、洗衣粉、火柴、抹布票、煤油票,各种煤票、商品购买证、电器票、自行车票、手表票,还有临时票、机动票等,五花八门,涉及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总之,大多数商品都是凭票供应的。什么样的商品就用相应的票证去购买,对号入座,缺一不可。为了照顾老干部、高级知识分子、科研人员和有特殊贡献的人,也分别发放了一些特供票证。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上世纪50年代,农业基础落后,粮食增产幅度远远赶不上需求增长速度,粮食等关系民生的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
于是国家于1953年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实行统购统销,人们要凭票证来限量购买粮食、油、布、煤、肥皂等生活必需品,各种票证加起来共达60多种。票证成了城乡居民吃饱穿暖的一种保障。由此初步缓解了粮食等重要物资的供需矛盾,保持了市场物价的稳定,保证了建国初期大规模重工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三节 票证消失的原因
票证是物资短缺的象征与必然产物。在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中,当物资短缺,而货币供应量较多之时,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甚至是恶性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飞涨,然而中国是由计划经济过度而来的,商品的交易和流通不自由,受到国家行政指令的控制,为了避免恶性通货膨胀,扰乱社会秩序国家安定,甚至引发暴动,危及自身统治,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便通过票证这一强制行政手段讲紧缺的较少的供应不足的货物与其所对应的那部分合理范围内的货币对应挂钩,而超出限额的货币实际上就作废了,这样就避免了通货膨胀。后来中国改革开放,生产力大幅提高,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幅度远远小于物资的膨胀程度,票证便失去了意义,自然要被废除.同时市场经济的新秩序也已经扎根,票证这一倒行逆施的怪态自然要被历史所屏弃.粮票的废除是最晚的,是因为粮食是最重要的民生物资,是非常要命的,必须严加控制,不到最后的关头是不能轻易放手的。
第四节 票证的收藏价值
中国的票证具有最悠久的历史、最传奇的色彩、最稀少的存世量和最名贵的价值,票证是见证中国百年兴衰的珍贵历史文物,更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票证作为我国特定时期的产物,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对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来的人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在票证年代里票证被老百姓视为“生命票”、“第二货币”。因此票证便成了与钞票平起平坐,甚至比钞票还珍贵。
《中国票证》是我国票证收藏史上第一部票证珍稀品种最多,最全,收集规模最大的票证珍藏册。本珍藏册囊括了全国通用粮票,军用粮票,各省市,地方,直辖市粮票,各省市,地方,直辖市布票,棉花票,絮棉票,线票,面制品票,餐劵票,杂粮票大米票,面粉票,细粮票,小米票,粗量票,料票,节日票证,饮料票,烟酒糖票,肉票,侨汇票,油盐酱醋票,菜票,农产品,副食品,豆制品,自行车票,汽车票,汽油票,居民商品购物票,建筑材料票,生活用品票,生活用品购物票,煤票,购制票,等等630枚,五十年代储蓄存单:28枚,共计30多个类别,跨度半个多世纪共计收录了珍稀票证多达658枚实物票证真品,气势恢宏,数量庞大,其收集之艰难堪称"世界之最”。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