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清洁汽油的概念
清洁汽油是一种环保汽油,当前世界各国非常重视提高燃料的质量,推荐使用清洁汽油。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已于1999年颁布了《车用汽油有害物质控制标准》,该标准要求氧含量不大于2.7%;硫含量不大于0.08%,苯含量不大于2.5%(体积分数),芳烃含量不大于40%(体积分数),烯烃含量不大于35%(体积分数)。新标准的实行将使我国汽车尾气污染大幅度下降。配合采用电喷发动机(电子控制汽油喷射式发动机)和三元催化装置,将使燃油更充分的燃烧,可使尾气污染减少。 (可研报告)
第二节 我国清洁汽油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执行的汽油标准是GB17930-1999,这个标准对汽油中的硫和苯含量分别限制在0.08%和2.5%以下。我国汽油降硫的任务还很艰巨。这个标准同时把汽油中烯烃含量和芳烃含量分别控制在35%和40%以下。同国际先进水平比,我国的汽油烯烃含量偏高。烯烃主要来自催化汽油。之所以产生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国的原油大多偏重,渣油收率高但性质并不坏,适合于催化加工,催化汽油的比例大,最终导致商品汽油中的烯烃含量高;二是我国汽油标号偏低,汽油配方难以优化,重整等高标号汽油组分生产装置发展过慢。炼油与化工发展不协调,化工与炼油争原本缺乏的石脑油资源,这也是汽油烯烃含量高的原因。
第三节 我国清洁汽油生产技术进展
基于我国炼油装置的特点,催化裂化汽油在汽油总组成中比例偏高的局面在短期内不可能根本改变,因此改善催化裂化汽油的质量是国内汽油质量升级的关键。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的科研机构和炼油企业在催化裂化的工艺改进和发展清洁燃料生产技术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开发降烯烃催化剂或助剂降低催化汽油的烯烃含量
镇海炼油化工公司催化裂化联合装置分阶段使用了RFG-ZH,RFG-ZHM,RFG-YS/ZHM 等RFG系列降烯烃催化剂。在使用RFG系列降烯烃催化剂期间,新鲜催化剂单耗基本不变(维持0.6~0.7 kg/t),馏出口汽油烯烃含量可稳定维持在40%以下。使用表明:a.RFG系列降烯烃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降烯烃功能。
使用RFG系列降烯烃催化剂,可使馏出口汽油烯烃体积分数下降8%~10% ,芳烃体积分数上升约3% ,RON下降约0.7个单位。b.RFG降烯烃新鲜催化剂单耗与超稳剂相当。c.RFG降烯烃催化剂的重油裂化能力不如超稳剂,通过与超稳剂混用,可改善平衡剂的综合性能,在保持较好降烯烃效能同时,提高重油裂化能力。d.降烯烃催化剂水热稳定性劣于超稳剂,催化剂比表面积保留率相对较低,使用RFG降烯烃催化剂,装置产品分布总体变化不大。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
研究院开发的第一代GOR系列降烯烃催化剂,在洛阳、高桥和燕山石化公司工业化应用。这种类型催化剂通过增加稀土元素含量,提高了氢转移活性。增加择形分子筛含量可补偿辛烷值损失。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石油化工
研究院研发的“新型FCC汽油降烯烃催化剂的研制与工业化开发”技术围绕FCC反应过程降低汽油烯烃、增加汽油辛烷值、提高重油转化、增强抗重金属污染等技术,在小试、模试、中试装置上进行了上百次试验,先后开发出了LBO-12、LBO-16等系列降烯烃催化剂,LBO-A助剂、LCC-A多产丙烯高辛烷值FCC助剂、LCC-1多产丙烯FCC催化剂、LHO-1新型重催专用催化剂,新一代降烯烃裂化催化剂、高沸石含量的原位晶化技术催化剂等新产品,形成了11项发明专利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兰州石化公司
研究院研制的降烯烃催化剂LBO-12,经工业应用表明,可降低烯烃含量10%,对催化汽油辛烷值无明显影响,轻质油收率略有下降。
石油化工科学
研究院研制,长岭炼化公司催化剂厂生产的DODC降烯烃催化剂在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140 × 10 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获得应用,运转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石蜡基原料具有良好的汽油降烯烃能力和重油转化能力。
洛阳石化工程公司炼制
研究所开发了LAP系列催化裂化降烯烃助剂(添加剂),第一代LAP-I己在国内10多家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使用,在降低催化汽油烯烃含量的同时,汽油辛烷值还略有提高。LAP在岳阳石化总厂烯烃厂192×10 t/a ARGG装置上也获得应用,原汽油产品中烯烃体积分数大于50%,加入5%LAP助剂后,ARGG汽油烯烃含量降低了6.7%。第二代降烯烃助剂LAP-II也己开发,并在天津石化公司130×10 t/a FCC装置上进行工业应用试验,使FCC汽油烯烃含量降低10% ~11% ,汽油辛烷值提高1~2个单位。
加氢脱硫降烯烃技术
我国自行开发的催化汽油加氢异构脱硫降烯烃 (RIDOS)技术在燕化公司建成工业化装置并成功投运。投运标定结果显示,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从51.8%降到19.1% ,硫含量降低到30 g/g以下,汽油抗爆指数损失小于1.3,表明该项技术不仅能大幅度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和硫含量,而且汽油辛烷值损失小,产品收率高,该技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此外,还有催化原料加氢脱硫技术、膜分离脱硫技术、FCC轻汽油醚化技术等。 4.3 开发脱硫催化剂和助剂降低催化汽油硫含量
洛阳石化工程公司炼制
研究所合成了水溶性的汽油脱硫助剂。在中型试验装置上
研究了该助剂活性组分挂载率和脱硫效果。中试结果表明:对不同原料油,所研制的汽油脱硫助剂可降低汽油硫含量15% ~18% ,并且不会对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活性和产品性质产生不利影响。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研院开发的MS一011汽油降硫助剂属于固体助剂,该剂物化性质与常规裂化催化剂相似,具有较好的流化性能和适当的裂化性能,实验室评价该剂在加入量为5% ~15% 的情况下,汽油硫含量和硫分布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江苏江阴石化
研究所生产的催化汽油脱硫双功能助剂TS一01在中石化荆门石化分公司重油催化装置试用取得良好效果。,对汽油总硫能降低20%左右。长岭炼油厂
研究院开发的降硫助剂SRS一1在其I套催化装置工业应用取得较好效果。生产统计和标定结果表明,SRS一1助剂具有较高的附载率,加注使用方便,不影响装置正常操作和产品分布。
由沧州炼油厂和石油化工科学
研究院、中石化催化剂分公司齐鲁催化剂厂联合开发的CGP一2降低催化汽油硫含量催化剂,通过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技术鉴定。该催化剂可使催化汽油含硫率降低三分之一,辛烷值、诱导期,以及装置的总液收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裂化性能及水热稳定性较好,催化剂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四节 我国的汽油质量现状及相应技术对策
总体来看 ,我国汽油的苯含量、烯烃含量、硫 含量等指标与国际水平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其中 突出的问题是:烯烃含量过高 ,平均烯烃含量约为 50 % ;硫含量较高 ,大部分汽油中的硫含量小于 0. 05 % , 但部分企业生产的汽油硫含量大于 % ;蒸汽压偏高。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因素是 我国汽油组成比例不合理 ,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为例,催化汽油所占比例太大,达到73. 93 % ,而在美国、欧洲相应的比例分别只有36. 2 %和27 %(见表 2) 。相反 ,我国汽油中重整、烷基化等高辛烷值组分太低。
为了适应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标准 ,应该尽快做好我国汽油调和组分的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催化重整、烷基化和异构化等技术 ,以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汽油调和组分。鉴于我国催化裂化由于掺炼渣油和石蜡基原料密度过大造成烯烃含量过高的现状 ,应该优化操作条 件、使用降烯烃催化剂和助剂 ,开发有效的催化汽 油改质降烯烃技术 ,加快催化汽油的醚化技术的
研究 ,满足 2003 年汽油烯烃含量小于 35 %的标 准。另外 ,还应积极开发催化汽油的加氢脱硫技 术、固体酸烷基化技术以及 C5/ C6 异构化技术 ,为清洁汽油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