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及市场行业发展现状的商业计划书

第一节 合成氨的定义

合成氨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为一种基本无机化工流程。现代化学工业中,氨是化肥工业和基本有机化工的主要原料。(商业计划书)

第二节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1)原料气制备将煤和天然气等原料制成含氢和氮的粗原料气。对于固体原料煤和焦炭,通常采用气化的方法制取合成气;渣油可采用非催化部分氧化的方法获得合成气;对气态烃类和石脑油,工业中利用二段蒸汽转化法制取合成气。

(2)净化对粗原料气进行净化处理,除去氢气和氮气以外的杂质,主要包括变换过程、脱硫脱碳过程以及气体精制过程。

①一氧化碳变换过程在合成氨生产中,各种方法制取的原料气都含有CO,其体积分数一般为120合成氨需要的两种组分是H2和N2,因此需要除去合成气中的CO。变换反应如下:CO+H2O→H2+CO2 ΔH=-41.2kJ/mol

由于CO变换过程是强放热过程,必须分段进行以利于回收反应热,并控制变换段出口残余CO含量。第一步是高温变换,使大部分CO转变为CO2和H2;第二步是低温变换,将CO含量降至0.3右。因此,CO变换反应既是原料气制造的继续,又是净化的过程,为后续脱碳过程创造条件。

②脱硫脱碳过程各种原料制取的粗原料气,都含有一些硫和碳的氧化物,为了防止合成氨生产过程催化剂的中毒,必须在氨合成工序前加以脱除,以天然气为原料的蒸汽转化法,第一道工序是脱硫,用以保护转化催化剂,以重油和煤为原料的部分氧化法,根据一氧化碳变换是否采用耐硫的催化剂而确定脱硫的位置。工业脱硫方法种类很多,通常是采用物理或化学吸收的方法,常用的有低温甲醇洗法(Rectisol)、聚乙二醇二甲醚法(Selexol)等。

粗原料气经CO变换以后,变换气中除H2外,还有CO2、CO和CH4等组分,其中以CO2含量最多。CO2既是氨合成催化剂的毒物,又是制造尿素、碳酸氢铵等氮肥的重要原料。因此变换气中CO2的脱除必须兼顾这两方面的要求。

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法脱除CO2。根据吸收剂性能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理吸收法,如低温甲醇洗法(Rectisol),聚乙二醇二甲醚法(Selexol),碳酸丙烯酯法。一类是化学吸收法,如热钾碱法,低热耗本菲尔法,活化MDEA法,MEA法等。

③气体精制过程经CO变换和CO2脱除后的原料气中尚含有少量残余的CO和CO2。为了防止对氨合成催化剂的毒害,规定CO和CO2总含量不得大于10cm3/m3(体积分数)。因此,原料气在进入合成工序前,必须进行原料气的最终净化,即精制过程。

在工业生产中,最终净化方法分为深冷分离法和甲烷化法。深冷分离法主要是液氮洗法,是在深度冷冻(<-100℃)条件下用液氮吸收分离少量CO,而且也能脱除甲烷和大部分氩,这样可以获得只含有惰性气体100cm3/m3以下的氢氮混合气,深冷净化法通常与空分以及低温甲醇洗结合。甲烷化法是在催化剂存在下使少量CO、CO2与H2反应生成CH4和H2O的一种净化工艺,要求入口原料气中碳的氧化物含量(体积分数)一般应小于0.7甲烷化法可以将气体中碳的氧化物(CO+CO2)含量脱除到10cm3/m3以下,但是需要消耗有效成分H2,并且增加了惰性气体CH4的含量。甲烷化反应如下:

CO+3H2→CH4+H2O=-206.2kJ/mol0298HΔ

CO2+4H2→CH4+2H2O=-165.1kJ/mol0298HΔ

(3)氨合成将纯净的氢、氮混合气压缩到高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氨。 [1]  氨的合成是提供液氨产品的工序,是整个合成氨生产过程的核心部分。氨合成反应在较高压力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由于反应后气体中氨含量不高,一般只有100故采用未反应氢氮气循环的流程。氨合成反应式如下:

N2+3H2→2NH3(g)=-92.4kJ/mol

第三节 合成氨市场行业发展现状

合成氨工业在20世纪初期形成,开始用氨作火炸药工业的原料,为战争服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转向为农业、工业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氨的需要量日益增长。

2015年至2017年我国合成氨开工率分别为79.1%、73.4%、67.4%。近几年,因下游农作物对于肥料需求低迷,尿素行业步入去产能阶段,合成氨需求量急剧下降,2015年至2017年合成氨表观消费量分别为5817万吨、5370万吨、4922万吨,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速分别为2.4%、-7.7%、-8.4%。

合成氨供需格局

合成氨下游分布

尽管合成氨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但行业开工率低迷导致合成氨产量下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供给端压力,液氨价格筑底回升。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合成氨产量同比下降,且降幅由7月的2.14%逐步扩大到12月的7.4%,2017年年均降幅达9.57%。随着合成氨产量的急剧下滑,同期液氨价格筑底回升,由2016年6月1960元/吨上涨至目前3070元/吨。

合成氨供给收缩

合成氨价格中枢上移

氨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化工产品之一,其产量居各种化工产品的首位;同时也是能源消耗的大户,世界上大约有10%的能源用于生产合成氨。氨主要用于农业,合成氨是氮肥工业的基础,氨本身是重要的氮素肥料,其他氮素肥料也大多是先合成氨、再加工成尿素或各种铵盐肥料,这部分约占70%的比例。未来合成氨技术进展的主要趋势是“大型化、低能耗、结构调整、清洁生产、长周期运行”。

中国合成氨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现已掌握了以焦炭、无烟煤、焦炉气、天然气及油田伴生气和液态烃多种原料生产合成氨、尿素的技术,形成了特有的煤、石油、天然气原料并存和大、中、小生产规模并存的生产格局。2017年,中国合成氨总生产能力为7,400万吨左右,氮肥工业已基本满足了国内需求;在与国际接轨后,具备与国际合成氨产品竞争的能力,今后发展重点是调整原料和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经济性。

中国目前有中型合成氨装置55套,生产能力约为500万吨/年;其下游产品主要是尿素和硝酸铵。其中以煤、焦为原料的装置有34套,以渣油为原料的装置有9套,以气为原料的装置有12套。目前,中国有小型合成氨装置700多套,生产能力约为3,000万吨/年;其下游产品主要是碳酸氢铵,但现有已有112套经过改造后开始生产尿素。

中国合成氨生产装置原料以煤、焦为主;其中以煤、焦为原料的占总装置的96%,以气为原料的仅占 4%。中国引进大型合成氨装置的总生产能力为1,000万吨/年,只占中国合成氨总产能的1/4左右,因此可以说我国合成氨行业对外依赖性并不高。中国自行研发了多套工艺技术,促进了氮肥生产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如合成气制备、CO变换、脱硫脱碳、气体精制和氨合成技术。

2013-2017年我国合成氨产量统计

第四节 合成氨行业未来发展

合成氨行业是我国五大重点行业之一,占我国化学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25%,也是国家节能减排工作重点关注的领域。

总体来看,合成氨行业未来发展需要突破瓶颈,提高创新发展能力。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瓶颈才能突破。目前合成氨行业发展瓶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产能过剩较为严重,过剩率在30%以上。其次是,行业竞争加剧,下游尿素行情持续低迷,需求拓展力度仍相对较弱。

认清了行业的发展瓶颈,那么未来发展从何入手,将逐步清晰。国家已经明确提出,未来控制合成氨的新建项目。那么就应从已有装置的改进和改造入手。从原料结构、装置技术结构及企业结构角度,降低能耗,发展节能减排。而原料技术直接决定了能耗。节能减排的主要任务就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要想降低能源消耗,那么就要发展以无烟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企业,目前我国大中型氮肥企业多数还是以非无烟煤为原料,综合能耗在1500~2050千克标煤/吨。目前新建装置受限制,因此已经投产的装置应着重考虑综合能耗,通过改进原料或技术,降低综合能耗。

但是同样是用无烟煤,综合能耗差距较大,对于同样的原料结构、产品规模和生产形式,国内先进值为1365千克标煤/吨,落后值高达2460千克标煤/吨,因此调整综合能耗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合成氨企业大部分采用的还是固定床间歇气化技术和设备,很多先进的技术装备还未广泛应用,企业开展热电联产、蒸汽多级利用、余热回收等工作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因此装置以及原料的改进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与此同时,行业未来发展放在优化产品结构上面。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优化行业准入制度,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以达到供需平衡状态。从主要下游氮肥入手,发展新型肥料,让化肥有大变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过剩局面。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合成氨行业未来发展应从淘汰落后产能,降低能耗,发展新型肥料来拓展需求方面,从来达到供需平衡,健康发展。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