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第一节 杀虫剂的简介
杀虫剂是指杀死害虫的一种药剂,如甲虫、苍蝇、蛴螬、鼻虫、跳虫以及近万种其他害虫。杀虫剂的使用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发现的是天然杀中剂及无机化合物,但是它们作用单一、用量大、持效期短;有机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等有机合成杀虫剂,它们的特征是高效高残留或低残留,其中有不少品种对哺乳动物有高的急性毒性。(可研报告)
第二节 杀虫剂的分类
按作用方式
可分类为:
①胃毒剂。经虫口进入其消化系统起毒杀作用,如敌百虫等。
②触杀剂。与表皮或附器接触后渗入虫体,或腐蚀虫体蜡质层,或堵塞气门而杀死害虫,如拟除虫菊酯、矿油乳剂等。
③熏蒸剂。利用有毒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的挥发而发生蒸气毒杀害虫或病菌,如溴甲烷等。
④内吸杀虫剂。被植物种子、根、茎、叶吸收并输导至全株,在一定时期内,以原体或其活化代谢物随害虫取食植物组织或吸吮植物汁液而进入虫体,起毒杀作用,如乐果等。
按毒理作用
可分类为:
①神经毒剂。作用于害虫的神经系统,如滴滴涕、对硫磷、呋喃丹、除虫菊酯等。
②呼吸毒剂。抑制害虫的呼吸酶,如氰氢酸等。
③物理性毒剂。如矿物油剂可堵塞害虫气门,惰性粉可磨破害虫表皮,使害虫致死。
④特异性杀虫剂。引起害虫生理上的反常反应,如使害虫离作物远去的驱避剂,以性诱或饵诱诱集害虫的诱致剂,使害虫味觉受抑制不再取食以致饥饿而死的拒食剂,作用于成虫生殖机能使雌雄之一不育或两性皆不育的不育剂,影响害虫生长、变态、生殖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等。
第三节 杀虫剂的注意事项
Bt杀虫剂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液体深层发酵和半固体发酵两类。两步法生产,是在半固体发酵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和创造而总结出来的有效、简便、实用的Bt杀虫剂生产技术,其生产工艺简单,规模可大可小,特别适合在农村中小企业中推广,可以大幅度降低杀虫剂的生产成本,对微生物农药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对食叶的蔬菜害虫,如菜青虫、小菜蛾等防治效果非常显著。对棉铃虫、松毛虫的防治也在大面积推广。
在田间应用上,要确保杀虫剂质量,要满足Bt菌迅速生长的温度条件,温度越高,致病力越强。要避开强烈日光,因为紫外线对Bt菌会造成伤害,最好在下午4点以后施药。此外还必须注意目的害虫的生活习性和敏感性,寄主作物和环境条件及增效剂的应用等。例如,防治钻蛀害虫应在卵孵化盛期,施药2次-3次,特别是对螟虫,防治效果好。螟虫一旦蛀入茎中,防治效果就差。防治玉米螟,必须严格掌握在玉米心叶末期用药,方能收到良好效果。防治棉铃虫,应掌握在排卵高峰后2天~3天施药,效果显著。群众有治虫不见虫,打卵不打虫的防治经验。这样,幼虫孵化时,一咬破卵壳就把杀虫剂吃到了肚里,很快中毒死亡。B2杀虫剂残效期一般可达7天~10天。施药后如果降雨,雨水会冲掉药液,应该重新喷洒。
施药方法可采用喷雾、喷粉、灌心、飞机喷洒等。无论哪种方法,务必施药均匀,保证害虫有吃食的机会,方能起到毒杀作用。Bt杀虫剂加入微量的化学杀虫剂,或与其他微生物杀虫剂混合施用,可以起到协同作战的效果,能显著提高害虫的死亡率。Bt杀虫剂与其他生物制剂复配的生物农药,有更广的杀虫谱,受到群众的欢迎。
第四节 杀虫剂行业的发展前景
①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病虫害活动,进而带来杀虫剂用量增长在农业生产中,病虫害的发生与气候变化联系紧密,假如气候条件对害虫的生长不利则会大大降低病虫害发生的程度,从而降低杀虫剂的使用量。通常,低温天气会大量杀灭越冬害虫,而暖冬则会使得病虫害在来年出现大规模爆发。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最新监测结果显示,2000-2009 年是1880 年全球有系统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10 年,气候变暖将引发病虫害活动增强,从而导致杀虫剂用量持续增长。
②杀虫剂仍保持国际农药市场的主体地位,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三大种类农药是国际农药市场的主体。2004年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占全球农药市场销售额的比例为25:24:48。2009年,杀虫剂仍占据全球农药市场的25%,其中北美和西欧仍将保持最大的市场份额,约占整个市场的70%(数据来源:Phillips McDougall)。
③对杀虫剂的安全性要求日益提高全球农药产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新要求,即多年来的农药使用对环境以及人畜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国际社会对农药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污染等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在杀虫剂行业更为明显。
因此,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进一步提高,高毒、高残留杀虫剂的品种和范围将会进一步受到限制,而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且不易产生抗性的杀虫剂将会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由此带来的是高毒杀虫剂中间体产品的生命周期已经结束或步入衰退期,而新型杀虫剂中间体由于其下游产品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正处于成长期,利润较丰厚。以杜邦公司2008年开始商品化的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为例,它不仅能够精确攻击、控制靶标害虫,而对其它生物与生态环境非常友好。基于其“无残留毒性”的特点和其它综合表现优异的理化特性,2007年布莱顿(BCPC)世界植保大会向“氯虫苯甲酰胺”颁发了“最具创新的化学奖”。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